霍乱&热射病|持续高温,传染病肆虐,这些情况一定要注意
-公共安全·生命安全- 霍乱病、热射病知多少?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生命至上,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及时监控、科学预防与治疗,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据武汉武昌区卫生健康局消息,7月9日晚,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以呕吐腹泻为主,伴低热,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诊断为霍乱,毒力基因阴性。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
据武汉大学消息,7月12日晚21时30分,此前出现1例霍乱病例的武汉大学工学部8舍解除封控管理。
0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于发病急、病情重、传染快、传播广泛,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泪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每年,全球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
霍乱的传染源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霍乱患者,其排泄物及呕吐物中都含有大量的霍乱弧菌,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可以污染周围环境,导致水源食物被污染。
第二类是带苗者,指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粪便中带有霍乱弧菌的人,包括潜伏期带菌、恢复期带苗以及健康带菌,这几类人群由于没有症状而没有被隔离,反而可以带菌到处活动成为传染源。
霍乱的传播方式?
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
因食用带菌食物而引发的疫情,其中聚餐是食源性暴发的主要表现形式。
饮用水管理不当,如自来水消毒处理不合格、输水管道因爆裂而受污染、水井盖失修未密封等,居民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后感染。
粪口传播生活接触传播
带菌者或患者的排泄物被苍蝇接触后,苍蝇可能会把病菌带到裸露的食物或人体皮肤上。
接触到霍乱患者或带菌者后,没有对自身进行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导致感染。
感染霍乱后有什么症状?
轻症病例
无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胀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
重、重症病例
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等休克表现。
中毒型病例
为一较罕见类型(干性霍乱),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感染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
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什么时间高发?哪些人群易感?
每年5-10月为我国霍乱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染,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染。
人们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对霍乱普遍易感。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再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尤其是生活在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的人群,更是霍乱疾病的高发人群。
霍乱能医治吗?死亡率高吗?
目前,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和抗生素的治疗体系已能有效医治霍乱,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
近年来我国霍乱发病、死亡情况统计
年份 | 发病数 | 死亡数 |
2017年 | 14 | 0 |
2018年 | 28 | 0 |
2019年 | 16 | 0 |
2020年 | 11 | 0 |
2021年 | 5 | 0 |
如何预防霍乱?
主要是预防病从口入
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 要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海产要煮熟
3.隔餐食物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
5.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 不 要
1.生水未煮不要喝
2.无牌餐饮不光顾
3.腐烂食品不要吃
4.暴饮暴食不可取
5.可能被污染且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科学预防三要素:
1.隔离传染源
对于患者要严格实行隔离制度,严禁与外界人群有任何接触。当志者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一周,并且在连续三次的粪便培养结果呈阴性的前提下,才能够解除隔离状态。假如是与患者接触过的尚未发病的人,也要密切关注,并将他们的粪便也做细菌培养,看是否有被感染。
2.切断传播途径
霍乱患者在发病期间会不停地排出细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苗期为5~14日不等。而健康带菌者的粪便当中也会有少量的病原菌,一旦其他人群直接或间接接触了这些排泄物,就会引起霍乱的传播。因此要对志者及带菌者的所有排泄物都进行严格地消毒,并且做好灭菌的清洁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一个免疫系统功能良好的人来说,自身的胃酸就有杀灭霍乱弧菌的作用,霍乱的发生除了跟体内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病菌有关之外,胃酸的缺乏也是诱因之一。因此平时要保护好我们的胃,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防止病从口入。不吃生冷、腐烂或变质食品,不吃生或半熟水产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
02 会“热死人”的热射病
近日,全国各地遭遇高温天气,进入“烧烤模式”或“桑拿模式”,网友大呼“热死人了”。但你听说过真的会“热死人”的热射病吗?
多人多地确诊热射病 已有人死亡
7月12日 | 四川华西医院1天收治3例热射病,1人死亡,2人在抢救 |
7月12日 | 南京37岁装修工人出现热射病 |
7月12日 | 浙江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人因此死亡 |
7月13日 | 32岁快递员患热射病住进ICU 仍在昏迷中 |
7月13日 | 苏州48岁车间工人患热射病住进ICU,目前仍在抢救中 |
7月14日 | 西安一建筑工收工路上倒下因热射病去世 |
热射病其实就是重症中暑,特征包括体温超过40℃、没有汗液排出、意识模糊等。现已有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热射病如果不积极治疗,病死率高达50%-70%,让人不得不防。
【独居老人舍不得开空调患热射病】
近日,江苏一老伯发现每天见面的邻居老人一直未出现,敲门、打电话都不应,便报警。民警进门发现,老人瘫倒在地,体温达41.5度。送医检查,老人患热射病。据悉,老人独居在家不舍得开空调,屋内闷热导致中暑。目前老人已无大碍。
热射病是个什么病?
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的类型
【主要表现】
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产生高热,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而“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根据我国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3个等级: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症状表现为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体温不正常或升高等。而重症中暑则有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射病的产生及危害:
是因为体内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严重时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水肿、脑水肿等各种凶险症状。死亡率极高,高达50%以上,5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80%。
“热射病的症状”
01 经典型热射病:多发生在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患者,1~2天症状加重,病人多出现意识模糊、儋妄、昏迷,可有大小便失禁、心肾功能衰竭。
02 劳力型热射病:多发生在健康年轻人,多在高温高湿下劳作或运动,出现疲劳、持续头疼、运动不协调,重症可有抽搐,意识障碍、晕厥。
【遇到“热射病”怎么治】
1. 对于热射病患者,其中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最重要的。
2. 现场时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的可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
3. 同时可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配合持续扇风可以实现有效降温。亦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用稀释的酒精擦拭全身,并持续扇风。
4. 如果有冰袋,可以将纱布包裹好的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腋下等血管较丰富、散热较快的部位进行降温。
5. 应注意每次放置不多于30分钟。在现场处理后应尽快组织转运后送至就近有救治经验的医院,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救治。
【如何预防热射病】
如何预防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如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虚弱或卧床者、婴幼儿、酗酒或吸毒者、孕产妇,以及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在夏季要关注这些群体的居住环境,使用空调降低室内温度,适时增减衣服;注意多饮水,避免脱水;如发生感冒、腹泻、发热等及时就医。避免儿童单独在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在高热高湿环境中进行大强度训练时,每小时脱水可达1~2升,建议每小时补含钠饮品1升。
【防暑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只有白天在户外才会中暑
夏季黄昏时分,尤其是雨后,如果湿度过高,同样存在中暑风险。另外,在通风散热条件太差的室内,也可能导致中暑。
防暑提醒:
对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应做好通风散热,以免中暑。
误区二:外出长时间戴帽子
炎炎夏日,长时间戴帽子会分泌大量汗水,在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温湿度升高,引发中暑。
防暑提醒:
建议不定时拿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误区三:大量出汗后“牛饮”
伏天人体容易出汗,同时伴有电解质的流失。如果此时大量喝水,会导致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昏迷。
防暑提醒:
少量多次饮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同时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误区四:藿香正气水是“中暑良药”
藿香正气水有散寒除湿的功效,药性偏温热,阳暑(即高温中暑)患者服用可能会加剧症状,更适合暑湿类中暑患者。
防暑提醒:
出现胸闷等中暑先兆时,要迅速到阴凉处降温,并且补充电解质。阳暑患者可服用人丹、速效救心丸缓解症状。